阿拉伯沙瞪羚
阿拉伯沙瞪羚(学名:Gazella marica):是偶蹄目、牛科、瞪羚属的食草动物。头尾长97厘米,身高约55-60厘米。雄性体重约为22千克,雌性性体重为18千克。雌雄都有犄角,雄性长达27厘米,雌性15厘米。体型较小。腿细长,善于跳跃式奔跑,时速可达80千米。
栖息于山地、丘陵和海岸平原。耐热耐旱,聚群活动,一般是3-8个的小群,黎明和黄昏活动,是典型的食草动物。饮食包括草本和灌木植物,以树叶和植物的根茎为食。分布于伊拉克、约旦、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也门。重新引入土耳其。
物种学史
阿拉伯沙瞪羚以前被归入鹅喉羚,认为是其中的一个亚种。DNA证据显示,尽管这两个物种关系密切,但它们代表了不同的谱系,因而认定阿拉伯沙瞪羚是一个单独的物种。
哈萨宁(Hassanin )等生物学家在2012年发现居氏瞪羚、细角瞪羚和阿拉伯沙瞪羚之间的成对距离非常低(<1.5%),并建议将细角瞪羚和阿拉伯沙瞪羚视为居氏瞪羚的亚种。这将对保护工作产生重大影响,进一步澄清这一状况并更多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当务之急。
形态特征
阿拉伯沙瞪羚体长97厘米,(包括15厘米长的尾巴);身高约55-60厘米。雄性体重约为22千克,雌性性体重为18千克。雌雄都有犄角,雄性长达27厘米,雌性15厘米。体型较小。腿细长,善于跳跃式奔跑。
体质强壮;有适合长跑的腿;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适于奔跑;门牙和犬齿均退化,但下门牙保留,下犬齿门齿化,三对门齿向前倾斜呈铲子状,由于以比较坚硬的植物为食,前臼齿和臼齿为高冠,珐琅质有褶皱,齿冠磨蚀后表面形成复杂的齿纹,适于吃草;胃4室,反刍功能完善;成年雌雄皆具洞角,是由额骨的突起衍生出来形成的对称骨枝,不分叉,内部空心,外被可脱落的角质套(角鞘),套在骨质的角心上(骨心),并且随着骨心的生长而扩大;角上无神经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后,不能再生长;一般长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长,且不更换角鞘。
生活习性
阿拉伯瞪羚生活在沙漠、半沙漠、丘陵和山区以及沿海平原。沙特阿拉伯费拉桑岛(Farasan Island)上的瞪羚栖息在破碎的珊瑚沟和平坦的砾石区域。 它们通常在夜间出现,主要以香附子为食,并主要从露水中获取水分。
分布范围
分布于伊拉克、约旦、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也门。
重新引入:土耳其。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易危(VU)。
种群现状
2008年的总数估计不到12,000。阿曼:在1990年代后期估计约为 13,000只,其中包括Jiddat al Harasis的10,000只 沙特阿拉伯1,500-1,700只,其中1,000只在费拉桑群岛,一半以上在费拉桑凯比尔;也门没有可用的估计,但这里通常被描述为罕见。
阿曼具最大的物种数量,数年来一直受到严重的偷猎,并且怀疑数量大幅减少。截止2015年,估计总数量远低于10,000只成熟个体。其余的“阿拉伯瞪羚”(被一些人视为单独的阿拉伯瞪羚亚种)从2012年的50只减少到2013年的约12只,并且大多数都被保存在围栏保护区以保护它们。该物种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非法捕猎肉类以及宠物和私人收藏的活体捕获。 过度放牧是该地区许多地区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