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氏岩羚
沙氏岩羚(学名:Raphicerus sharpei):是偶蹄目、牛科、岩羚属的哺乳动物。体型较小,体重7-16千克,身高45-55厘米,头体长65-75厘米。该物种的雌性比雄性稍大。体色为浅红色至红褐色,中间有白色斑点,使它们看起来有些灰白。面部两侧、前额、口吻上部和四肢外侧呈黄褐色。腹部、颈部下方、腿内侧和耳朵呈浅黄色。眼睛周围有一个白色的环,沿着鼻口两侧延伸到鼻腔。
该物种可以在多种生境中生存,但最常见于多岩石的丘陵地区。独居,也成对或母子在一起生活。有眼部和面部腺体,可分泌用于传递信息。植食动物,以水果以及用蹄挖出的块根和块茎为食。分布于博茨瓦纳、刚果民主共和国、埃斯瓦蒂尼、马拉维、莫桑比克、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形态特征
沙氏岩羚体型较小,体重7-16千克,身高45-55厘米,头体长65-75厘米,尾长4-8厘米,仅雄性有角,长约5厘米。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口吻长度是正常长度的两倍多,为10.48厘米。该物种的雌性比雄性稍大,但没有关于个体范围的信息。
体色为浅红色至红褐色,中间有白色斑点,使该物种看起来有些灰白。面部两侧、前额、口吻上部和四肢外侧呈黄褐色。腹部、颈部下方、腿内侧和耳朵呈浅黄色。眼睛周围有一个白色的环,沿着鼻口两侧延伸到鼻腔。
黑耳岩羚的正常齿序为0/3、0/1、3/3、3/3。1964年在来自南罗得西亚一小块地区的121个受检标本中仅发现1例牙列异常(占0.83%)。这种异常是在一只有上犬齿的雌性沙氏岩羚身上发现的。
近种区别
沙氏岩羚很容易与同属的其他成员区分开。沙氏岩羚缺少假蹄,小岩羚则没有假蹄,而黑耳岩羚有假蹄。
栖息环境
该物种可以在多种生境中生存,但最常见于多岩石的丘陵地区。它们避免大面积的超过50厘米的高草区,在一些有灌木丛的地区起卧,往往生活在次生林。
沙氏岩羚喜欢生活在林地,这与有良好地被覆盖的区域有关,有低矮灌木丛或中等长度的草的形式生长,可以很好的隐蔽。它们也出现于旺吉国家公园几乎没有良好覆盖的纯香松豆属林中(Colophospermum mopane),而在万盖国家公园,它们出现于开阔林地的沙地高原上,哪里有浅草和灌木覆盖。
生活习性
沙氏岩羚是一种神秘的动物,通常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藏匿躺卧在灌木丛和草丛中。它们的活动时间通常是在夜间。虽然大多数是独居的,但也可以看到一对沙氏岩羚或一个雌性带着幼羚生活。沙氏岩羚是领地性动物,通常是单独保卫领地,有时也成对一起保卫一块领地。沙氏岩羚和同属动物一样,具有在基于气味的交流的眼部和面部腺体。此外,这些动物在战斗和交配中以及在雌羚与其后代之间使用触觉交流,也会发生一些肢体和视觉交流。
雄性沙氏岩羚的领地战斗不如大多数羚羊那样仪式化,只需直接向前跨步进入战斗,跪下,刺伤或互碰短角。当被掠食者吓坏时,沙氏岩羚很少跑,而是平躺着伸展头部和脖子,直到掠食者接近它们的顶部。
所有岩羚属的成员都是植食性动物和草食者。威尔逊(Wilson)在津巴布韦东南部进行的一项研究中检查了91例沙氏岩羚标本的胃,其中植物性物质占胃内容的70%。沙氏岩羚以水果以及用蹄挖出的块根和块茎为食。它们显然不需要喝多少水,但如果有的话,也可以饮水。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博茨瓦纳、刚果民主共和国、埃斯瓦蒂尼、马拉维、莫桑比克、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分布范围从坦桑尼亚的西部和南部开始,向南穿过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南部、赞比亚(赞比西河以东)、马拉维、莫桑比克(不包括沿海森林地区),再到博茨瓦纳东北部和东端地区、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大部分地区、南非东北部(林波波省,姆普马兰加东部)和斯威士兰东部的卡普里维地带。 羚分布图
繁殖方式
没有关于沙氏岩羚交配系统的详细信息。 但是,该属的其他成员可能是一夫多妻制,也可能是成对的共同捍卫领地。 这些动物可能与同类动物相似。沙氏岩羚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大多数记录显示,11-12月之间是繁殖高峰期。产仔峰值与非洲南部开始春季降雨相吻合。妊娠期大约180天(从168-210天不等),每胎繁殖1-2个幼仔。幼羚的断奶将在3个月大时开始,并且在6-19个月后,两性都将达到性成熟。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East(1999)总结了该物种记录的种群密度估计值为每平方千米是0.3-0.7只,并估计了约95000只动物的总种群规模。沙氏岩羚主要是夜间活动,特别害羞和神秘,在现实中它们相当常见的地区可以被忽略,因此它们可能比想象的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