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44.4K
9940

羚牛

羚牛,偶蹄目牛科羚牛属哺乳动物,俗称扭角羚、野山牛、盘羊。其体形粗壮。尾短。吻鼻部隆起且裸露。前额隆起,毛短而蓬松。角基粗,由头顶长出后先向上升起,又突然翻转,靠近头部,复向外伸,然后又向后弯转,近尖端又向内弯入。角黑色。侧蹄明显。额部及眼圈浅棕白色。头余部浅棕。喉、颈、肩、胸深棕色。耳壳背面近白色,腰及臀部杂有深棕黑色的毛,前肢下部前黑后白,后肢下部黑色,侧蹄有白色斑块。因体形粗壮如牛,叫声似羚羊,故名羚牛。

羚牛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西藏和云南等地;在其他国家分布于印度、尼泊尔、不丹和缅甸。 羚牛栖息于2500米以上的高山森林、草甸地带,纵横于悬崖峭壁之间,如履平地;喜群居,小群只有3-5头,大群20-30头,甚至多达50头;以各种树枝、竹叶、青草、籽实等为食;也有嗜盐的习性。 羚牛每年7-8月发情交配,次年3-4月产仔。孕期约9个月,一般每胎一仔。平均寿命为12-15年。繁育期间,雄牛会为争取交配权进行角斗,失败者会离群且性情暴躁。

羚牛的构造介于山羊与羚羊之间,研究它们的起源对探索动物亲缘关系很有价值,加之角形特殊,姿态凶悍,也是动物园展出的稀有动物。羚牛和大熊猫、金丝猴被称为高山林区的三大珍兽。因外形奇特,羚牛被称为“六不像”。羚牛一般生性憨厚,并不十分怕人,因此容易上当被捕,数量越来越少。羚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易危(VU);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动物学史

物种分类

羚牛并不是牛,它属于牛科羊亚科,分类上近于寒带羚羊,是世界上公认的珍贵动物之一。是偶蹄目牛科羚牛属哺乳动物。

物种分化史

Neas和Hoffmann在1987年确认了羚牛有四个亚种: B. t. bedfordi, B. t. taxicolor, B. t. tibetana, and B. t. whitei。西方科学家(Grubb 2005)和中国科学家(Wang等人,1997年,Zheng等人,2003年)似乎都接受这种分类法。在最近对线粒体DNA控制区的分析中,Li等人(2003)确定了三个分支,这些分支通常与三个中国亚种样本相对应。

亚种确认

2021年2月5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羚牛的4个亚种全部列为物种:秦岭羚牛(Budorcas bedfordi);贡山羚牛(Budorcas taxicolor);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a)和不丹羚牛(Budorcas whitei)。

故名

因它体形粗壮如牛,活像一头小水牛,而头小尾短,又像羚羊,它叫声似羊,但性情粗暴又如牛,故名羚牛。它生有一对似牛的角,角从头部长出后突然翻转向外侧伸出,然后折向后方,角尖向内,呈扭曲状,故又称扭角羚。

形态特征

羚牛的肩高为110-130厘米,体长170-220厘米,雄性体重可达300千克,雌性250千克,最重的羚牛甚至可达1000千克。雄性和雌性都长有较短的角,一般长约20厘米。全身毛色为淡金黄色或棕褐色。颌下和颈下长着胡须状的长垂毛。雄性和雌性都有粗大的角,角尖光滑,从头顶先弯向两侧,然后向后上方扭转,角尖向内。体形粗大,四肢粗壮,肩高大于臀部,尾较短,长15-20厘米。吻鼻部高而弯起,似羊。肩高于臀,角粗而弯向两侧。其毛色色泽依老幼而不同。遍体白色或黄白色,老年个体为金黄色,背中不具脊纹。吻鼻部和四肢为黑色。幼体通体为灰棕色。 

近种区别

羚牛 四川羚牛 秦岭羚牛
肩高为110-130厘米,体长170-220厘米,雄性体重可达300千克,雌性250千克,最重的羚牛甚至可达1000千克。 头体长1.70-2.20米,雄性比雌性略大,成年雄性可达到2米以上,体重250-350千克,尾长15-20厘米。 体长约1.8米,成年雄性可达到2米以上。成年雄性体重200-300千克。



栖息环境

羚牛是典型的高寒种类,常栖息于2500米以上的高山森林、草甸地带,冬季又迁移至2500米以下的针叶林中的多岩区。常栖息于高海拔的高山悬崖地带。由低至高依次生长着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高山草甸灌丛,海拔愈高条件愈酷,气候也愈冷。

生活习性

集群

羚牛集群性强,常十多只一起活动,多至二、三十只,甚至多达百只以上的大群,冬季还会出现数量更多的集群。羚牛行进时的队伍非常有纪律,健壮的公牛分别走在队伍的前面和后面,队伍的中间是母牛和幼牛。群牛不会主动攻击人,危险性要低很多。但独牛的性情跟生活在群体中的羚牛则大不一样。牛群移动时,由强壮个体领头和压阵,其他成员在中间一个挨着一个地随后跟着顺小道行走。牛群平时活动时,一般有一只强壮者屹立高处瞭望放哨,如遇敌害,头牛会率领牛群冲向前去,势不可挡,直至脱离险境。平时成年雄兽喜欢过孤独的生活,故有“独牛”之称;也有2-3头同栖的,称为“对牛”。

羚牛主要以集群的方式采食,但也见到单独活动采食的羚牛。在野外累计见到羚牛146群次共1090只羚牛,其中单独活动的羚牛有50只,占所见羚牛总数的4.6%;集群活动的羚牛个体数占95.4%。研究期间在佛坪自然保护区所见羚牛的最大群体有59只,有50%以上的羚牛是在大于15只的羚牛群体中见到的,群体大小平均为10 8±9 4(n=96)只。羚牛常通过低沉的吼叫来传递位置信息,从而达到聚群和共同采食迁移的目的。羚牛采食移动时的吼叫是从一个采食域向另一个采食域的行走过程中发生的。发声时羚牛的头并不仰起,也不向四周张望,头仍然是向下向前觅食的姿式。母头牛在采食过程中不时地从喉部发出低而深沉的吼叫声,这会使群体中的其它个体向其活动的方向移动。如果母头牛来到陡峭处见不利于迁移采食而改变移动方向后,其低沉的吼叫会引起近邻的几只牛紧随其后改变走向,稍远处的其它牛则不再前往陡峭处,而是往声源方向行走采食,母头牛的吼叫声所起的作用极其明显,表明了群体内个体间的通讯对于羚牛集群采食迁移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取食

羚牛和山羊一样,凡是能够到达它们宽阔嘴边的植物,几乎都吃,它的食料至少包括100多种植物,甚至可达300种,林下生长的灌木、幼树、嫩草及一些高大乔木的树皮都是它们的美味佳肴。因此具有多方面的营养,有些是天然的中草药,有止泻驱虫的功能,能抵御疾病,它还喜爱舐食岩盐、硝盐或喝盐水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林中含盐较多的地方,常是牛群的集聚点喜群栖。羚牛春季采食禾本科、百合科青草、竹笋与竹叶以及灌丛的一些嫩枝幼叶。夏季迁移至高处采集多种维生素及淀粉的草本植物。秋季采食植物的果实,冬季进入高山台地或向阳的山地,主食箭竹,冷杉等树皮及灌木嫩枝。

研究区域的海拔高差将近2000米。随着不同海拔区域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其植物生长的情况也会有相关的变化。羚牛为选择优质的食物会作季节性的、上下垂直的迁移活动。羚牛在12月初至3月底的这一段寒冬季节期间内基本上稳定在海拔1800-2000米之间活动,此时的羚牛较喜欢选择支梁背风一侧的半坡作为栖息场所,啃食树皮及以华桔竹叶、苔藓等为食物。每年春季来临后,羚牛活动处的植物并未萌发,萌发的植物出现在气温先期变暖的较低海拔处,因此羚牛开始向下迁移采食。5月份羚牛迁移到海拔1500米附近的区域活动,采食萌发出的新鲜幼嫩的食物。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高海拔处的各种植物也逐渐萌发生长,羚牛逐渐向上迁移采食,到6月底时羚牛基本上迁移到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顶附近活动。6月至9月羚牛主要在高海拔区域活动。随着高山植物枯萎落叶,10月份羚牛又开始往低海拔处迁移,并越过羚牛冬季栖息的海拔高度区域,采食低海拔处的针阔叶混交林及针叶林内的一些未落叶灌木和小乔木,于11月中旬下移至1700米附近活动,尔后再往高处迁移回到冬季栖息区域。

羚牛主要在白天进行采食活动。研究期间所见的96群次集群的羚牛中,有75群次在采食、5群次在行走、16群次在休息;所见单独活动的50只羚牛中,有21只在采食,21只在行走,8只在休息。羚牛的采食活动多见于上午和傍晚,晨昏时期较为活跃。

行为

它们白天隐匿于竹林、灌丛中休息,黄昏和夜间出来觅食。上下往来于群山之中,纵横于悬崖峭壁之间,如履平地。它们身上长有一身厚密的被毛,能抵御严寒,不怕寒冷,可是怕热,夏季气温接近30℃时,每分钟气喘即达100次以上。

凭借强壮的体躯和力气,羚牛可以随时赶走到来争食的毛冠鹿、麝、鬣羚和其它有蹄动物。因此,没有什么自然天敌。别看扭角羚体驱臃肿,在行进时弓腰驼背,步态蹒跚,可是在需要时却能跃过2.4米高的枝头,或者用前腿、胸膛去对付一根挡在前进道路上的树干,使之弯曲直至折断。据沙勒博士测定,扭角羚能用这种方法,轻而易举地推弯或折断直径为12.7厘米的树干。

夏天一般是羚牛的发情期,为了争夺配偶,羚牛群中的公牛会展开决斗,通过“暴力手段”确定等级序位,失败者往往会“愤”而离群出走,成为独牛。一些羚牛由于从群体中走散,而不得不独自“流浪”。这些看似忧郁的“独行客”,往往性情暴躁、极易伤人。所以,在遇到独来独往的羚牛时,要特别小心,及时避让,以防遇到危险。碰到羚牛时,不能惊慌失措、四处逃窜,可以立刻爬上高处,或者就地卧倒一动不动,羚牛就不会伤害到人。

分布范围

仅产于亚洲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和缅甸5个国家,中国是羚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四川、西藏和云南等地,分布区域在北纬25°15′-34°10′,东经 97°30′-109°30′之间。

繁殖方式

繁殖行为

羚牛每年7-8月进入交配季节,这时雄牛的性情变得格外凶猛,为了争夺雌牛,强壮雄牛间互相展开殊死的角斗,失败者退居群后,胜利者才得以与雌性交配。在每年8月左右的繁殖季节里,它们很热切地四出寻找配偶,争雌格斗时常发生:以不灵活的步志蹒跚而上,口鼻部几乎低垂在两腿之间,双角直向敌手冲出,并发出嗥叫和哼叫声。经过几个回合之后,如果一方认输败逃,获胜者便不再追击。倘若双方势均力敌,在猛烈角击后彼此往往会隆起背脊,在2米距离内以体相击,企图以自己巨大而健壮的体驱压倒敌手。假使双方仍然各不相让,接踵而来的角击便更为激烈,常常是一方头角落地,鲜血直流。一场格斗往往可以持续几十分钟,少数自不量力的雄兽如不及时认输,轻则重伤,重则死于情敌之手。获胜的雄兽与雌兽相爱,双双进入深山密林,进行秘密婚配。母兽怀孕8个多月,一般次年4月产下仔兽。仔兽消大一些后,它们的“妈妈”便把自己的“儿女”放在一个扭角羚幼儿园里,由一头扭角羚照管,自己外出觅食和进行其它活动。据说,“独牛”有时会混入家牛群中一起吃食,甚至同雌家牛交配。

繁殖时间

羚牛每年7-8月发情交配,次年3-4月产仔,孕期约9个月,一般每胎一仔。

寿命

平均寿命为12-15年。

亚种分化

羚牛(4亚种)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秦岭羚牛 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 Thomas, 1911
2 贡山羚牛 Budorcas taxicolor taxicolor Hodgson, 1850
3 四川羚牛 Budorcas taxicolor tibetana Milne-Edwards, 1874
4 不丹羚牛 Budorcas taxicolor whitei Lydekker, 1907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易危(VU)。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种群现状

1990年估计中国的总量规模为21,200头,但陕西省林业局专家2001年估计为5,069头(范围:4,418-5,720)。三个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中心位于太白、宁山和周至,它们仅限于几条河流的上游集水区(Wu 等,1987)。1974年对五个地区的实地调查给出了以下羚牛的数量:富平——104头;太白——191头;阳县——225头;周至——587头;和宁山—135头。1996年4月至7月佛坪自然保护区的个体数普查,有435-527头,成年雌性:亚成体:小牛的比例为1:0.99:0.35(曾等人,1998)。

主要价值

观赏、经济价值

羚牛是一种古老的动物,具有颇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研究价值

羚牛和大熊猫等动物一样,都是古老的第三纪造山运动时代遗留下的幸存者,在动物科学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文化价值

在不丹,羚牛被称为“国兽,也被叫做“塔金”,不丹首都廷布山野的保护区里经常可以见到羚牛的踪影。

物种发现

尕海湖畔拍摄到一头正在行走的羚牛2020年6月8日电,十堰市竹溪县、竹山县近日陆续发现一野生动物。8日,经十堰市野保站工作人员确认,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

2021年9月22日,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尕海保护站工作人员在开展鸟类定期监测时,在尕海湖畔拍摄到一头正在行走的羚牛。

2021年10年14日,近日,中国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隆阳分局,在整理红外线相机数据时,惊喜的发现,数十年从未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隆阳分局管护区内拍摄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濒危野生动物贡山羚牛出现在大家眼前。此次近距离拍摄到贡山羚牛,不仅弥补了该区域长期以来贡山羚牛影像资料的缺乏,同时也为这一珍贵物种后续的保护与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起点。

2022年2月22日中午1点左右,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崇州)片区巴栗坪管护站旁,一头有着“高山奇兽”别称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羚牛,与人类不期而遇,和人类对视了10秒,才消失在视野中。

2022年5月5日,从大熊猫国家公园松潘管理总站获悉,该站在对红外线相机监测数据进行整理时,发现架设在白羊哇口的同一地点同一台红外线相机监测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尾虹雉、林麝、金丝猴、扭角羚;二级保护动物黑熊、岩羊等珍贵影像资料。

2022年5月,据陕西省林业局数据显示羚牛种群均突破5000只,羚牛栖息地面积超过1.5万平方公里。

2022年5月,神农架神农顶景区出现一头似牛似羊的大型野生动物。经专家确认,该动物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这是自2020年6月羚牛首次现身神农架大九湖景区以来,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2022年5月,扭角羚(又称羚牛)是我国秦岭四宝之一,也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其特殊的“六不像”外形和濒危状况而知名,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横断山脉-秦岭山系。长期以来,科学界根据地理分布和形态差异对该物种及种下单元的分类一直存在争议。中国科研人员的一项研究发现颠覆了对扭角羚的传统分类认知。

2023年3月7日,两只金毛羚牛在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首次走出户外亮相。这两只国宝级动物,是前不久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从杭州引进的“新成员”。金毛羚牛在我国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与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并列四大“国宝”动物。

四川南莫且湿地自然保护区发现羚牛2024年7月,四川南莫且湿地自然保护区巡护员在开展巡护工作时,拍摄到一头正在行走的羚牛,这是保护区成立以来首次在辖区范围内发现羚牛。7月,甘肃多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在整理回收的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拍摄到多段野生羚牛种群在林间进食珍贵影像。


9940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蛮羊属
下一篇:野山羊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