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斑羚
赤斑羚(学名:Naemorhedus baileyi):又叫红斑羚、红山羊、红青羊,体长93-107厘米,肩高57-61厘米,体重20-30千克,是一种小型的山羊族偶蹄类动物。雌雄均具一对黑色短角。体型矮小但健壮,通体狐红色,腹部颜色较淡,背部中央具有一条黑褐色的纵纹。
喜好覆盖着亚热带森林的陡峭山地,经常出没于林缘多巨岩陡坡的地方。活动范围小而较固定,活动高度一般不超过林线上限(除少数外)。是世界上定名较迟的兽类之一。
分布于中国、缅甸北部和印度东北部。其中绝大部分种群分布在中国,见于西藏东南部以及云南西北部。
物种学史
赤斑羚直到20世纪初才为动物学界所知晓。英国的贝利上尉(Frederick Marshman Bailey)在1912和1913年,在我国藏南地区记录到当地人猎杀的“狐红色”斑羚及其皮张。1913年7月贝利又在我国西藏波密县的易贡错北侧采获一只有着红棕色皮毛和白色喉斑的斑羚,1914年被英国动物学家波科克(Reginald Innes Pocock)命名为“Naemorhedus baileyi” 。1922年春季,英国派驻印度的林业官员库珀(H. L. Cooper)在我国藏南地区的米什米山区射杀了几只红色的斑羚,并割取其中三只的皮毛做成毯子,并带回英国。1931年,英国的时任克兰布鲁克伯爵(The earl of Cranbrook)率领的考察队在缅甸北部伊洛瓦底江上游的阿敦河谷采集到一只红色斑羚的标本。通过研究这些红色斑羚的标本和记录,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海曼(R. W. Hayman)在1961年正式将赤斑羚定为独立的物种,学名为“Naemorhedus cranbrooki”,以纪念提供赤斑羚模式标本的克兰布鲁克伯爵。
赤斑羚于1973年被我国科研工作者在西藏林芝地区再次记录到 。由于波科克描述的“Naemorhedus baileyi”外貌与赤斑羚差异较大,而与喜马拉雅斑羚接近,我国动物学界一直采用海曼在1961年发表的“Naemorhedus cranbrooki”作为赤斑羚的拉丁学名;但国际学界主流观点认为赤斑羚的学名应为“Naemorhedus baileyi”,因此我国21世纪后也逐渐改以“Naemorhedus baileyi”作为赤斑羚的学名。
形态特征
赤斑羚名字虽叫“羚”,但分类上属于山羊族,与擅长奔跑的羚羊族关系较远,其体型也是为了适应山地的攀岩生活 。
赤斑羚体长93-107厘米,肩高57-61厘米,体重20-30千克,是体型最小的斑羚 。四肢粗壮,蹄子粗短似山羊;雌雄均具一对黑色角,短而圆,向上后方倾斜,基部有环棱 。体型与中华斑羚相似,但全身均为红色;而且由于没有黑色覆毛,赤斑羚没有斑羚属其它种类那样的黑灰色麻点,而是漂亮的均匀红色。背部中央具有一条黑褐色的纵纹,腹侧毛色稍显浅淡,鼠鼷部棕白色,喉部没有白斑;上、下唇灰白色 。尾巴较短,有黑色丛毛,长度不超过10厘米,明显有别于中华斑羚和长尾斑羚的“长马尾”。
与分布区重叠的喜马拉雅斑羚的区别是,喜马拉雅斑羚有明显的白色喉斑和红棕色带麻点的皮毛 。与分布区重叠、长相近似、也具有红色皮毛的赤鬣羚的区别是,赤鬣羚体型更高大,颈背有明显的鬃毛,下巴和吻部白色,四肢下侧颜色发浅,并且有发达的眶下腺 。
栖息环境
赤斑羚喜好地形陡峭又有茂密森林覆盖的生境。终年栖息于海拔2000-4500米之间的高山、亚高山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内,喜欢在深山峡谷地区活动,活动范围也不大,但会随季节做垂直迁移,夏季在森林上缘的草甸或灌丛生活,冬季随雪线下降至混交林带活动。在西藏东南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赤斑羚与中华斑羚、喜马拉雅斑羚同域分布,但赤斑羚分布海拔低于另外两种斑羚 。
生活习性
赤斑羚能在悬崖峭壁上奔跑跳跃,如履平地,可原地起跳跃过1.8米高的障碍物 。早晨和下午活动较多,单独活动,或由母子、雌雄或几只结成小群,外出觅食和饮水,主要以草本植物、树叶、松萝和地衣等为食 。中午大多在隐蔽的巨石上休息。性情机警,活动前先要在四处窥探,确认没有危险才慢步前进,一旦受惊便立即窜入附近的隐蔽处躲藏起来,很少作长距离的奔逃。
分布范围
赤斑羚分布范围分布区非常小。国外见于缅甸北部克钦邦及相邻的印度阿萨姆东部地区。在中国分布限于西藏东南部,南伸至云南北部的怒江以西;包括西藏林芝市的墨脱县、察隅县、波密县、米林县、朗县以及巴宜区,以及云南西北的贡山县。我国藏东南地区是赤斑羚在全球最主要的分布区;根据1987-1988年的夏季调查结果,该物种在西藏的分布范围在北纬27°-29°30′、东经96°-98°之间 ;在西藏的主要分布区域东西不足110公里,南北不足150公里 。
亚种分化
中文名称 | 学 名 | |
---|---|---|
1 | 赤斑羚指名亚种 | Naemorhedus baileyi baileyi |
2 | 赤斑羚缅甸亚种 | Naemorhedus baileyi cranbrooki |
繁殖方式
冬季为繁殖期;一般在11-12月份及1月发情 。雌兽的表现为活动迟钝,愿意接受雄兽的嗅闻,高潮时每天接受爬跨10-15次;雌兽的怀孕期为6个月左右,此时乳房开始膨大,周围的被毛变稀,喜欢休息 。发情周期20.2±4天,发情持续时间27.1±18.5小时,怀孕期223.8±2.4天;分娩大多在翌年5-6月份(1982年4月也采获到春季出生的幼羚),时间需要1个小时左右;每胎1-2仔,幼仔出生后即可站立、吃奶,100天以后能够独立生活 。圈养环境中,雌性1.5岁时性成熟,雄性3岁时开始发情。
圈养情况
截止至2022年,全球仅上海动物园繁殖场饲养有一群纯种的赤斑羚,但不对外展出;此外北京动物园展出赤斑羚和中华斑羚的杂交后代。除这两家外,再无其它机构饲养该物种;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广州动物园、深圳野生动物园、昆明动物园以及荷兰的鹿特丹动物园都曾从上海动物园引进过赤斑羚,但都没有延续成功。
上海动物园1981年从西藏林芝县捕获7只(3雄4雌)个体,但仅有5只诞下后代。1984年开始繁殖,至1994年底,已先后繁殖成活24只;至1995年3月,1981年的7头赤斑羚还有2雄2雌健在,2头雌性1995年又已怀孕,仍有繁殖能力;估计赤斑羚的饲养寿命在16年以上 。
在国际上,缅甸的仰光动物园从1964年开始饲养赤斑羚,是全球最早饲养赤斑羚的机构;美国的圣迭戈动物园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从仰光动物园引进赤斑羚,一直饲养到20世纪80年代。
种群现状
濒危原因
赤斑羚种群数量极少,分布区域极窄,分布区内主要受盗猎的威胁 。特别是从1970年以后猎人们狩猎工具或狩猎方式不断改进,由弓箭至刀枪,盗猎者已不用土枪而更换为猎枪和响声小、命中率高的小口径步枪,猎捕率愈来愈高;此外还用绝灭种群的钢丝套等狩猎器械,致使赤斑羚的活动随时潜伏着生命危险 。
赤斑羚又是在分布区内猎人最主要的狩猎对象之一 。主要狩猎期是12月至翌年3月;高山上降雪以后,赤斑羚多转移到海拔较低的2500-3000米的常绿阔叶林内;此期又是该地区的旱季,成为赤斑羚最危险的时期。
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其它物种一样,逐渐增多的外来人员和诸如水利工程等大规模建设项目,也会对赤斑羚的生存造成影响,特别是造成其适宜栖息地的减少和破碎化 。
生存现状
1989年时估计全国总数量不足1500只,但每年捕杀量超过200只。据调查仅林芝县东久乡、帕隆乡、八玉乡,每年猎杀的赤斑羚就在150只以上;经过进一步的种群数量分析,如果照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到21世纪末,赤斑羚将在中国绝迹 。此外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估计全国总数约2600只 。
保护措施
为保护赤斑羚等珍稀物种,我国建立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察隅自然保护区、波密岗乡自然保护区、林芝东久赤斑羚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区。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