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鬣羚
台湾鬣羚(学名:Naemorhedus swinhoei):是牛科、鬣羚属动物。头体长80~114厘米,肩高50~60厘米,尾长70~120毫米,体重17~25千克。体型较小,更像斑羚而不像大陆的鬣羚,毛褐色,鬃毛较大陆的鬣羚短,但更加竖立,有一淡奶油色斑从颏延伸到喉部,角比大陆的鬣羚小而纤细。
栖息于沿中国台湾主要山脉海拔1000~3000米之间的崎岖森林和岩坡地带。善于奔跑和跳跃,经常单独出没,晨昏活动频繁,食物包括青草种子和植物嫩叶等。分布于中国台湾。
形态特征
头体长80~114厘米,肩高50~60厘米,尾长70~120,体重17~25千克。
体色以黑灰色为主,背颈中央有黑色条纹,下颌为淡黄色,有黄褐色的喉斑,腹面的颜色较浅,四肢的颜色却较深而黑。体毛粗糙,但显密实。雌雄均有角,生于头的前部,角短而尖,直接向后伸出。吻鼻部裸露,眶下腺明显,耳朵狭长。四肢强健,尾巴较短。
近种区别
台湾鬣羚体型较小,更像斑羚(Naemorhedus goral)而不像大陆的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毛褐色,鬃毛较大陆的鬣羚短,但更加竖立,有一淡奶油色斑从颏延伸到喉部,角比大陆的鬣羚小而纤细。
生活习性
栖息于沿中国台湾主要山脉海拔1000~3000米之间的崎岖森林和岩坡地带。善于奔跑和跳跃,经常单独出没,晨昏活动频繁,食物包括青草种子和植物嫩叶等。吃草、树叶、嫩枝和一些果实。通常独居,以岩石作掩蔽。
特别喜欢伫立在视野良好的悬崖之巅,向四处瞭望。它善于奔跑和跳跃,非常灵活,跳跃的高度可达60多厘米,奔跑的时速为80公里,能在碎石崖坡上用粗短的后腿用力一蹬,便可前后脚同时离地,凌空飞跃起来,然后前蹄轻巧而稳当地落在地上。这是因为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视力与平衡感,而且拥有擅长在峻岩峭壁行走的副蹄,在攀岩时可以利用副蹄紧紧地抓住地面,以坚硬的主蹄支撑着体重,蹄缘柔软富有弹性的角质层又能增加附着力,所以从来不会因失足而从悬崖峭壁上掉入万丈深渊。性情比较刚烈,遭到袭击后常与对方搏斗。他们也是爬树高手,具领域性,会以其眼前之眶下腺所分泌之腺体涂抹于树枝或凸出的石块上作为标记。
分布范围
台湾鬣羚仅分布于中国的台湾省。从200米的低海拔地区到玉山南峰、南湖圈谷和雪山圈谷附近等高海拔地区都有分布。
繁殖方式
台湾鬣羚在9~10月发情交配,发情周期为20天左右,每次持续时间为2~4天。这时雄兽食欲减退,鸣叫,频频排尿追逐雌兽,并且常用前脚触摸雌兽的后腿。达到高潮时,雌兽主动叉开后腿,稍微下蹲,雄兽则举起前肢,一跃而上,交配时间为20~40秒,有1~2次冲动动作。雌兽的妊娠期为7~8个月,次年5~6月生产,每胎产1仔。哺乳期为2~3个月,2~3岁性成熟。寿命大约为15年。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由于栖息地遭开发与捕猎,族群受到严重威胁,中国台湾于1972年起已全面禁猎,并依“野生动物保育法”,将台湾鬣羚列为珍贵稀有的保育类动物,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Ⅱ级保育类动物。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濒危原因
森林采伐、栖息生境破坏及猎民捕猎是导致台湾鬣羚濒危的主要原因。
保护措施
加强种群数量和分布的调查工作,为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保护好它们现有的生存环境,在保护区内更应杜绝砍伐林木现象;
对非法偷猎台湾羚者,应及时依法惩处;
增建一些以保护台湾鬣羚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