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K
1466
藏狐
形态描述
体长59—65厘米,尾长22—28厘米,体重4公斤。毛被厚而茸密。体背面棕黄色,
身体两侧为银灰色,形成本种背部、侧部相异的特殊毛色。头部上面棕黄,下部银灰色,类似体色。尾深灰色而杂花白色。吻部较赤狐更为狭长,犬齿亦长。
鉴别特征
大小接近赤狐或略小,但耳短小,耳长不及后足长之半,耳背之毛色与头部及体背部近似。尾形粗短,长度不及体长之半。冬毛毛被厚而茸密,毛短而略卷曲。背中央毛色棕黄,体侧毛色银灰。尾末端近乎白色。头骨之吻部十分狭长,吻部中央部位之侧缘稍向内凹入,第二前臼齿处之吻宽约为腭长之1/4。犬齿甚长,上犬齿之高约等于第四前臼齿加第一臼齿长度之总和。
生物学
自然史:见于海拔达2000~5200 m的高山草甸、高山草原、荒漠草原和山地的半干旱到干旱地区。食物主要为鼠兔和啮齿类。一项研究显示,食物中95%为高原鼠兔。O.curzoniae和小型啮齿类(松田鼠Pitymys、高山?Alticola、仓鼠Cricetulus);残余物还有昆虫、羽毛和浆果(Schaller 1998)。另一项研究显示猎物还有沙蜥Phrynocephalus、高原兔Lepus oiostolus、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麝Moschus、岩羊Pseudois nayaur和家畜。昼行性,独居,但也可见繁殖对与幼崽在一起的家庭群。藏狐主要在早晨和傍晚活动,但也见在全天的其他时间活动。洞穴见于大岩石基部、老的河岸线、低坡以及其他类似地点。巢穴有1~4个出口,洞口直径为25~35cm。交配始于2月末,每胎2~5仔,4~5月可见幼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