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斑嘴鸭
形态描述
形态特征雄性成鸟:体羽大部为褐色,羽缘棕白色,形成鳞状花纹。自前额伸达后枕两侧的眉纹棕白色,贯眼纹棕褐色,杂有细微的黑色点斑;颊部及颈侧淡棕白,杂有黑褐色细纹;颏、喉部纯乳白色。上背、腰部至尾上覆羽纯黑褐色。两翅覆羽和飞羽暗褐色;内侧飞羽具白缘;翼镜紫蓝色或绿色,大覆羽及次级飞羽端部绒黑色。胸部淡棕色,隐现褐色斑点;腹部暗褐或淡褐色,尾下覆羽黑褐色;尾羽也为黑褐色,羽缘淡棕色。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虹膜暗褐色,外圈橙黄色。嘴蓝黑色,具明显的橙黄色端斑,嘴甲稍沾褐黑色。跗蹠和趾橙黄色,爪黑色。翼镜闪金属紫蓝色,前缘的白斑窄或无;
鉴别特征
鉴别特征 体型大小与绿头鸭相似。雌雄羽色近似。上嘴黑色,端部黄色,故称斑嘴鸭,易与其他野鸭区别。身体羽毛大多为棕褐色,有明显的白色眉斑。翼镜呈金属蓝绿光泽,并闪紫辉。
生境信息
生态 斑嘴鸭是鸭属中最常见且数量最多的种类之一。3月中旬飞往北方繁殖,9月底10初南迁,途经华北,至10月中旬以后,大量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在南方越冬地区,它们总是构成该地水禽的优势种。在洞庭湖、波阳湖和洪湖地区,数量上仅次于绿翅鸭和绿头鸭;在东南沿海,其数量也仅少于绿头鸭而居第二位。斑嘴鸭与绿头鸭关系密切,在换羽区和越冬地,它们常在一起混群。
它们栖居在内陆的大小湖泊、河流、水库及沟渠的水面上。善于游泳和潜水,常见5-20只结群活动。在沿海地带,大多栖于岛屿或海岸的崖石上。晨昏时,便飞往附近稻田、沟渠、泥塘中觅食。
鸣声似“bai, bai-bai",故在福建一带,常依此而称它为“败鸭”。
性杂食,但以植物为主。据寿振黄(1936)剖验8个鸟胃的结果,它主要吃松藻(Cera-rophyllum sp.),浮藻(Ricia sp.),蝇蛆、绿豆、牵牛花(Pharbitio sp.)种子等。我们1958年12月在河北省新安县白洋淀剖验2只斑嘴鸭的胃,其中主要为旱苗蓼和野草种子:1959-1961年,我们在洞庭湖和波阳湖,曾就斑嘴鸭的冬季食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6.7%为草籽,16.7%是水生植物纤维,8%为螺类碎片,其他为砂砾;1960年5-6月以及197,年5月,先后在内蒙古乌梁素海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郊区的札龙渔场,就其繁殖期的食物进行了剖验分析((7个胃),胃中含有杂草种子、藻类、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嫩根、水草和少量螺类及昆虫。
繁殖在5-7月间。巢营在沿海岛屿和海岸的岩石间,也造于湖泊、河流岸边的杂草丛中,或在水边竹丛间。1975年5月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郊区札龙渔场的已割芦苇塘中发现一巢,塘中有近0.5米深的水,巢材主要为芦苇叶及乌拉草(Carex meyeriana)。在松花江流域、哈尔滨附近的湖泊,发现此鸭造巢在沼泽地的湖岸大草墩及稠密的草墩丛中。巢由佛子茅(Caramagrostis sp.)精巧地做成,并铺以苔醉;郑光美于1958年6月8日,在吉林省饮马河,距河边约30米的篙草(Artemisia sp.)丛中,发现此鸭的巢。巢底铺有2厘米厚的干草屑,巢周围有4-7厘米长的干蒲草茎铺垫物,最外围以大量绒毛,杂有少数草茎碎片。巢的外径270-320,内径140-180,巢深85毫米,有卵11枚。在河北省白洋淀发现它的巢造在芦苇丛的基部。巢成碗状,结构粗糙,用草茎、细根、小枝条、杂草等物堆成,内垫些干草和亲鸟的绒羽。
我们于1975年5月中旬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郊区札龙渔场的芦苇塘中,采得20枚卵。卵重平均为54.24(51.5-57)克,大小为41.65 (40-42.9) X 57.99(51.7-62.8)毫米。
1965年5月24日在四川峨边县瓦山2,000米处,采到此鸭的巢和卵。巢筑于水池(仅雨季积水)中的土堆顶部稍凹处,用禾本科草茎和叶等垫成。巢深90,外径150,内径115毫米。
斑嘴鸭每窝产卵一般9-11枚,最多可达14枚。卵为淡青黄色。孵卵24天出雏。
斑嘴鸭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梁素海于7月下旬脱换飞羽。换羽前,自繁殖地进行局部迁移,于夜间飞到换羽区。它们结成百余只乃至上千只的大群,隐匿在蒲苇滩中换羽,换羽区水深一般在70厘米左右。这个时期白天几乎看不到它们的踪迹,而夜晚则成群出现于开阔的湖面上觅食游荡。换羽时,常与绿头鸭、赤膀鸭和罗纹鸭等以及其他河鸭混杂一起,但有时也组成几乎是清一色的大群。换羽期约一个半月左右。通过网捕换羽鸭群发现,斑嘴鸭成鸟换羽时间,是与当年幼鸟润型羽的生长期相一致的。8月下旬,随着飞羽陆续脱换完毕,就开始白天出现于湖面上。这时它们很消瘦,取食活动频繁,并开始危害农作物,为向南方迁徙,在体内累积大量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