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百科

粤剧

创建者:huhuhu
创建时间:2024-12-09 10:12
浏览:17.3K

摘要: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流传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使用粤方言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明末清初,弋阳腔、昆腔传入广东。清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年间,广东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为基本曲调,兼收高腔、昆腔及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用“戏棚官话”为基本语言,间杂以粤方言,逐渐形成粤剧。1912... [阅读全文]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创建者:huhuhu
创建时间:2024-12-06 10:56
浏览:34.1K

摘要:浙江省龙泉市的传统手工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制作与技能性主要表现于原料配制、成型装饰、高温烧成等方面。2009年9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球首个入选“非遗”的陶瓷类项目。据有关资料显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包括原料的粉... [阅读全文]

陶瓷

创建者:huhuhu
创建时间:2024-12-06 10:55
浏览:26.9K

摘要:介绍以无机非金属天然矿物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为原料,经加工、成型和高温烧成的制品。是一种多晶固体材料。传统概念中的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现通常称为传统陶瓷或普通陶瓷,主要用于日用器皿和建筑、卫生制品。20世纪新型陶瓷(也称先进陶瓷)的出现和发展,赋予陶瓷制品新的性能并拓宽了使用范围,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一类材料与制品。沿革中国有长达9000年的陶瓷发展史,陶瓷的产生和发... [阅读全文]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创建者:huhuhu
创建时间:2024-12-06 10:50
浏览:27.2K

摘要:蚕桑丝织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五千年来,它对中国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更好地保存保护祖先留下的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浙江、江苏、四川等三省作为蚕桑生产的主产区和蚕桑丝织文化的保护地,三省文化行政部门联合行动,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为项目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蚕桑丝织包括:杭罗、绫绢、丝绵、蜀锦、宋锦等织造技艺... [阅读全文]

热贡艺术

创建者:huhuhu
创建时间:2024-12-06 10:43
浏览:13.8K

摘要: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颇具广泛影响的流派。热贡艺术包括绘画(壁画、卷轴画即藏语称唐卡)、雕塑(泥塑、木雕)、堆绣(刺绣、剪堆)、建筑彩画、图案、沙画艺术、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式。从15世纪开始,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隆务河流域。同仁地区在藏语中称为“热贡”,因此这一艺术便统称为“热贡艺术”。热贡艺术以藏传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藏族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史诗等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包括一... [阅读全文]

南音

创建者:huhuhu
创建时间:2024-12-06 10:41
浏览:15.1K

摘要: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传统音乐,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又称弦管、泉州南音。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南音这种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这与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表现形式一脉相承。其工尺谱记法自成体系,是古代音乐记写形制之遗存。横抱演奏的曲颈琵琶、... [阅读全文]

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

创建者:huhuhu
创建时间:2024-12-06 10:37
浏览:20.1K

摘要:蒙古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呼麦,又称喉音唱法、双声唱法、多声唱法或浩林潮尔,是指歌手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个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歌手在演唱时,使用声带发出低沉的基础音,用口腔发出高亮的泛音,再加上气息的调控,利用口腔、鼻腔、头腔或胸腔的共鸣,在高音部形成旋律。歌手可以单独演出,也可以分组合演唱。呼麦唱法是在特殊的地域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下产生的,其发声方法、声音特色比较罕见... [阅读全文]

妈祖信俗

创建者:huhuhu
创建时间:2024-12-06 10:36
浏览:17.1K

摘要:中国沿海地区的一种民间信仰。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也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等,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妈祖是口述历史、地方信仰和民间习俗的核心人物,她的信徒遍布中国沿海地区。传说中,妈祖于10世纪出生在福建省莆田市的湄洲岛,因试图营救船难幸存者而丧命,为了纪念她奉献生命帮助以捕鱼维生的乡亲,当地居民着手修建寺庙,口耳相... [阅读全文]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创建者:huhuhu
创建时间:2024-12-06 10:34
浏览:23.6K

摘要: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朝鲜族特有的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民族民间艺术。朝鲜族农乐舞其历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中的“踩地神”。朝鲜族农乐舞创始于农业劳作,并具有古代祭祀成分的朝鲜族代表性民间传统活动“农乐舞”,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舞蹈和哑剧形式进行情节性的演出;另一种是在新年伊始和欢庆丰收的时节,以热烈而丰富的传统舞蹈为内容所进行... [阅读全文]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创建者:huhuhu
创建时间:2024-12-05 11:03
浏览:11.7K

摘要: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是南京的传统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织造技艺“通经断纬”等核心技术运用,在构造复杂的大型织机上,由上下两人手工操作,用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线等材料织出华贵织物,如龙袍。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有着完整的体系,是人类非凡创造力的见证。2006年5月20日,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阅读全文]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

创建者:huhuhu
创建时间:2024-12-05 11:00
浏览:26.1K

摘要: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这种营造技艺体系延承了7000多年,遍及中国全境,并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东亚各国,是东方古代建筑技术的代表。 [阅读全文]

中国剪纸

创建者:huhuhu
创建时间:2024-12-05 10:58
浏览:16.8K

摘要:中国民间一种在纸上进行镂空雕刻的艺术形式。类别 传统手工艺项目类型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首次申报时间 2009入选时间 2009申报国家 中国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 [阅读全文]

中国书法

创建者:huhuhu
创建时间:2024-12-05 10:54
浏览:38.4K

摘要:用中国传统的纸、笔、墨来书写汉字的一门艺术。类别 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项目类型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首次申报时间 2009入选时间 2009申报国家 中国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也是东亚书法的杰出代表。书法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还同时融入了艺术元素,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中国书法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有... [阅读全文]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创建者:huhuhu
创建时间:2024-12-05 10:50
浏览:23.3K

摘要:雕版印刷技艺简称雕版印刷术,又称镂版、刻印、刻版、椠版、梓行、刊行等等。在古代文献中,往往“版”“板”通用。雕版印刷术是指将文字、图像反向雕刻于木板上,再于印版上刷墨、铺纸、施压,使印版上的图文转印于纸张的工艺技术。雕版印刷通常指单色印刷。多色雕版印刷一般被称为“套版印刷”或“木版水印”。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时期(7~9世纪)。其发明和推广... [阅读全文]

中国篆刻

创建者:huhuhu
创建时间:2024-12-05 10:47
浏览:21K

摘要: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一门独特的镌刻工艺。类别 传统手工艺项目类型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首次申报时间 2009入选时间 2009申报国家 中国中国篆刻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直溯文字渊源,旁通书画之理。篆刻创作主要采用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大篆以及小篆的几种变体。浙江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