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百科

回族服饰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2-03-02 16:52
浏览:44.3K

摘要: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白色的圆帽。回族妇女常戴盖头。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腿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红、绿、黄等色的薄纱巾。 [阅读全文]

苗族服饰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2-03-02 16:48
浏览:14.4K

摘要:苗族服饰,苗语叫"呕欠",主要由童装、便装、盛装组成,"盛装"苗语叫"呕欠嘎给希",即"升底衣服"," 呕欠涛"苗语称谓即"银衣",下穿百褶裙,前后有围腰。湘西方言苗区和黔东方言 [阅读全文]

那达慕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2-03-02 16:42
浏览:19.6K

摘要:"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 [阅读全文]

正骨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2-03-02 16:32
浏览:29.5K

摘要:正骨,中医指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疗骨折、脱臼等疾病。正骨,为专科名,是诊治损伤的专科,也是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亦有称为伤科或骨伤科的。 [阅读全文]

针灸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2-03-02 16:18
浏览:28.5K

摘要: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 [阅读全文]

太极拳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2-03-02 15:27
浏览:33.6K

摘要:太极拳,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 [阅读全文]

武当武术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2-03-02 15:26
浏览:35.9K

摘要:武当武术,流行于湖北省十堰市的武术流派,因张三丰创建于武当山而得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阅读全文]

少林功夫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2-03-02 15:23
浏览:9.1K

摘要:少林功夫,又称少林武术,是我国著名的武术流派之一。其历史悠久,影响深广,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林功夫最突出的特点是"禅武合一",即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因此又有"武术禅"之称。 [阅读全文]

二人转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2-03-01 15:40
浏览:24.7K

摘要:二人转是中国东北地区的走场类曲艺、地方戏,是广泛流传于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的戏曲形式,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风柳、春歌、半班戏、双条边曲等。二人转融合了东北秧歌、 [阅读全文]

苏州评弹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2-03-01 15:16
浏览:20.1K

摘要: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戏剧形式。它产生于苏州,并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 。 [阅读全文]

采茶戏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2-03-01 15:09
浏览:34.2K

摘要:采茶戏,是为流行于江南地区和岭南一些省区的一种传统戏曲类别,产生年代大多是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种类繁多,各地特色鲜明。 [阅读全文]

梨园戏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2-03-01 15:02
浏览:11.5K

摘要:梨园戏,是中国福建省的汉族戏曲之一,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之一 。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2 [阅读全文]

傣族孔雀舞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2-03-01 14:57
浏览:29.4K

摘要:傣族孔雀舞,云南省瑞丽市民间传统舞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阅读全文]

永新盾牌舞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2-03-01 14:25
浏览:30.9K

摘要:永新盾牌舞,江西省永新县传统民俗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阅读全文]

傩舞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2-03-01 14:22
浏览:13.6K

摘要:傩舞(寿阳爱社),山西省寿阳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