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长调民歌
摘要: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蒙古族人民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2005年,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为Ⅱ-3。2021年5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申... [阅读全文]
摘要: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蒙古族人民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2005年,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为Ⅱ-3。2021年5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申... [阅读全文]
摘要: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十二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的总称,主要分布在南疆、北疆、东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在乌鲁木齐等大、中、小城镇也广为流传。特别是“十二木卡姆”,它是维吾尔木卡姆的主要代表,广泛流传于新疆的南疆地区和北疆的伊犁地区。类别 传统音乐公布时... [阅读全文]
摘要: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一种平置弹弦乐器的演奏艺术形式。2006年5月20日,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5月24日,陕西省申报的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类别 传统音乐公布时间 2006批次 第一批项目类型 新增项目传承人 郑珉中、陈... [阅读全文]
摘要: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流传于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和湖南省的一种传统戏曲剧种。又称昆腔、昆山腔、昆剧。又称 昆腔、昆山腔、昆剧流传地区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和湖南省类别 传统戏剧公布时间 2006批次 第一批项目类型 新增项目传承人 林天文、汪世瑜、梁谷音、张洵澎、刘异龙、岳美缇、侯少奎、傅... [阅读全文]
摘要:介绍叙利亚水利工业遗产。坐落于叙利亚哈马的奥龙特斯河上,由17个用于灌溉的水车组成。最高的水车直径21米,最小的水车直径7米。哈马水车属于下射式类型,由下面流动的水驱动水车旋转。在水车的作用下,奥龙特斯河中的水被抽取上来,并通过渡槽输送到农田和人们的家中。 哈马水车的历史可追溯到13~14世纪,它们是当时主要的灌溉工具。20世纪30年代起,哈马水车与由汽油或柴油发动机驱动的新型灌溉泵展开... [阅读全文]
摘要: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富禄、洋溪乡侗寨的一种侗族大歌。简介三江侗族大歌通常在节日里由男女歌队坐在鼓楼或围在火塘边进行对唱,以此来讲述人生哲理,传授生产、生活知识。按音色,三江侗族大歌可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和男女混声大歌几种。按体裁,则可分为鼓楼大歌(“嘎得楼”)、声音大歌(“嘎所”)、童声大歌(“嘎腊温”)、叙事大歌(“嘎锦”和“嘎尽”)、礼俗大歌、戏曲大歌和混声大歌... [阅读全文]
摘要:手工艺品。产于重庆市荣昌区。根据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的有关资料,原产地保护范围为重庆市荣昌区现辖行政区域。产地特征荣昌区位于重庆市西部,东连重庆市永川区,南接四川省泸州市,西邻四川省内江市,北达重庆市大足区、四川省资阳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地形以浅丘陵为主,陶土储量丰富,泥色为红、白色。泥料质地细腻,可塑性强,含水率低,且埋藏浅,地层稳定,极易开采。自然气候条件和文化传承适合陶瓷的... [阅读全文]
摘要: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阅读全文]
摘要:南阳市善济堂中医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于2020年11月17日成立。法定代表人李相州,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 [阅读全文]
摘要:东莞金刚经云石塔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资福寺内,为云石砌筑六角七层石塔,高4.15米,底座镶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石碑。资福寺始建于南汉大宝五年(962年),南汉禹余宫使邵廷绢(篁村人),以私人住宅建寺,在周围四至凿四井为界,设殿造像供奉。宋元符三年(1100年),祖堂禅师在寺内建罗汉阁(即灵源阁),时居宫惠州的苏东坡特意将佛脑舍利供奉于阁中,并作了《罗汉阁记》。元至正六年(... [阅读全文]
摘要:宝盖四匝雕兽头和仿丝缕垂幔纹饰,最上一层雕瓦檐图案,再上是莲台,中立铸铁幡竿,顶置如意宝珠。第一、二级幢身周围外加八根石柱,其中第一级雕蟠龙,五条张嘴,三条合嘴,相传为工匠“张五”、“何三”雕制。石幢金 [阅读全文]
摘要:道情戏(商洛道情戏),陕西省商洛市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商洛道情戏是由唐代道院道士说唱情理曲调,流传于民间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在商县、洛南等地形成的,广泛流行于商洛市辖县(区),即商县(现称 [阅读全文]
摘要:汉中曲子是一种表演形式比较完备的传统戏曲艺术,一要上台,二要化妆,三是唱、做、念、打齐全。除大量演出一些与陕西汉中民间生活息息相关的小戏外,还能演“袍带”大戏。音乐唱腔、舞台布景、乐队伴奏都有很大的改进 [阅读全文]
摘要:螺蛳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特色小吃之一,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 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螺蛳粉的味美还因为它有着独特的汤料。汤料由螺蛳、山奈、八角、肉桂、丁香、多种辣椒、等天然香料和 [阅读全文]
摘要:"过桥米线"是云南滇南地区特有的食品,起源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已有百多年历史,五十多年前传至昆明,此种食品主辅合一,深受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云南"桥米线"是全国的经典特色小吃,产品独步 [阅读全文]